Phone: 18821105515 Email: baobei@18baobei.com

以案说险丨“代理退保”花样翻新,别让骗局毁了你的保障!

7805 2025-03-05

 

 
 
 
 

大家都知道,“代理退保”黑产,一直以来都是保险行业的大毒瘤。

 

过去,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非法渠道联系投保人,诱骗其委托自己办理“全额退保”赚取费用,最终让消费者保障没了,钱财也没了。

 

现如今,“代理退保”竟然还走进了短视频、直播间、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甚至打着专业法律顾问的幌子,精心策划骗局,严重损害保险消费者权益。

 

国泰产险提醒广大客户,维权要合法,千万别轻信花式“代理”的鬼话。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保障,别让骗子得逞!

 

 
 
 
 
 

骗局升级,套路有多深?

 

大家有没有刷到过这样的视频?主播一脸正经,背景还挂着“律师事务所”的牌子,张口就是:“国家出新政策了,帮你全额退保!”殊不知,这些主播根本不是正经律师,背后都是非法代理退保团伙在操控。

 

他们在各类社交平台诱导不明真相的保险消费者委托其通过格式化信函、捏造证据、虚构事实的方式向监管举报投诉,达到退保目的,从中赚取代理费,最终使消费者钱财受损,保障丢失。

 

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些不法团伙,为了提升信任度,还会伪装成“正规军”,买下一些小律所的资质,摇身成为“专业律师”,同时把直播间也搞得像模像样,认证、头衔一个不少,普通人难以分辨真假。

 

一旦有消费者咨询上钩,他们就开始“操作”了:伪造证据、编造事实,然后向监管部门投诉。消费者以为自己是在“维权”,其实是被当枪使!不仅可能一分钱拿不到,还徒惹一身麻烦,甚至背上法律责任。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恶意投诉,危害有多重?

 

就在近期,公安部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部署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举措成效情况。会议特别强调了社会公众应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正规渠道维权,拒绝非法代理维权,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虚假承诺,拒绝恶意投诉。这种非法行为到底有哪些危害?

 

1. 退保是假,损害权益是真:非法代理退保团伙通过虚假宣传和非法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退保操作,实际上并不能实现"全额退保",反而可能导致消费者失去应有的保险保障,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牢记保险是托底保障,并非理财产品,勿忘购买初心!

 

2. 委托是假,信息泄露是真:为了“代理退保”,消费者需提供个人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账号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外泄,消费者将面临未知的风险隐患,轻则骚扰电话不断,重则银行账户盗刷!隐私,可能正被明码标价。

 

3. 维权是假,扰乱市场是真:这些非法代理退保团伙的行为,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他们通过捏造证据、虚构事实的方式向监管单位举报投诉,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极大浪费了监管资源。

 

擦亮双眼,合理维权才靠谱!

 

那么,如果消费者确实有退保需求,一定要走正规渠道,合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别信“全额退保”鬼话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有,那一定是陷阱!“全额退保”听起来很美,但极有可能就是骗局。要知道,保险合同的条款都具有法律效力,伪造事实、编造证据将会付出法律代价。

 

2. 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如果对保单有疑问,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者向监管咨询投诉。

 

3. 时刻保护个人信息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交给陌生人,一旦泄露,后患无穷。

 

4. 提升金融知识素养

很多人被骗,其实是因为对金融一知半解。了解金融知识,掌握行业动态,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防范各类金融诈骗。

 

最后,国泰产险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社会公众要依法维权,拒绝非法代理,捍卫个人权益,不把钱袋子交给大骗子!

#今日话题#

宝子们,你们日常有没有遇到过“代理退保”“全额退保”的广告?身边有人上当不?👀

 

要是看到这种宣传,你会怎么辨别真假?快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防骗高招,让我们一起远离骗局!

 

留言点赞前5名,直接送20元话费红包💰,快来参与吧!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