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18821105515 Email: baobei@18baobei.com

7.8丨“车险省心代办” 藏陷阱,“好心人”竟成“黑中介”?

7473 2025-07-08

图片

 
图片

典型案例

 

 

近日,李女士的车在停靠路边时被意外剐蹭出一道浅痕。当李女士正对着定损单上的流程犯怵时,一个自称 “理赔顾问” 的人突然加了她微信,其朋友圈全是 “代客户拿到超额理赔” 的案例。
对方秒回消息:“姐,剐蹭理赔特麻烦吧?交给我,您在家等着就行,不仅不用跑腿,我还能帮您多赔,手续费就收一点点。”
李女士被 “省心又多拿钱” 说动了,当天就把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拍了高清照发过去,连保单号、银行卡信息都一股脑交了底。
可她没料到,这竟是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对方转头就联系了一家黑汽修厂,把车开到城郊废弃停车场,伪造“两车相撞” 的假现场,故意扩大车辆损伤程度,拍摄几十张虚假事故照片。
拿着这套假材料,对方用李女士的名义向保险公司提交了理赔申请,张口就要三万元。等理赔款到账,对方只转来 5000 块,还发消息说:“这是扣完打点定损员的费用,您赚大了!” 之后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彻底消失了。
更糟的是,李女士的车辆因维修不当,开了没半个月就频繁熄火,去 4S 店一查,光维修线路和更换受损部件就得再花两万多。看着手里的 5000 块 “理赔款”,再看看维修单上的数字,她肠子都悔青了。
 
图片

案例分析

 

虚假承诺诱导
 

中介的“糖衣陷阱”中介精准抓住李女士怕麻烦和想多得赔偿的心理,以"省心省力多拿钱"的虚假承诺获取信任。

 

李女士在面对车辆受损的困境时,因急于解决问题而放松警惕,轻信了中介的说辞,甚至主动提供了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重要材料。这种行为为后续的骗保埋下了隐患。

 

伪造证据骗保

 

精心设计的“假事故”中介在取得李女士的信任后,迅速与汽修厂老板勾结,伪造了完整的“事故现场”。

 

他们故意扩大车辆损伤程度,拍摄虚假事故照片,并虚报维修项目,制造出一场看似真实的“事故”。随后,中介以李女士的名义向保险公司提交了虚假理赔申请,成功骗取了高额保险金。

 

克扣款项跑路

 

中介的“最后一击”理赔款到账后,中介以“打点关系”为由克扣了大部分款项,仅支付少量金额给李女士后便失联。

 

更糟糕的是,李女士的车辆因维修质量低劣,后续频繁出现问题,维修费用不菲。这种“套路”不仅让李女士损失了应得的理赔款,还因车辆维修问题额外支出大量费用。

 

 

提示.png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

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有保险销售资质的个人代理人等渠道咨询和购买保险产品。具有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是指由监管机关批准设立,并颁发相应资格证书的机构,保险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查询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个人代理人相关情况。

勿将保险费等钱款转交他人代办

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一般是在约定缴费时限内从投保时双方约定的银行账户中自行扣缴,保险消费者切勿将现金直接交由其他个人办理。

保险消费者自行操作转账时,要注意核对转账对象是否为保险公司对公账户。特殊情况需要交纳现金的可到保险公司营业场所现场办理,及时查询缴费信息。

勿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不法人员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银行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

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后,将面临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消费者不要轻易将本人身份信息泄露给其他人,或委托他人代为办理保险合同相关业务,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而遭受经济损失。

图片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